Welcome
三之三寶貝幼兒園標誌
FACEBOOK 粉絲專頁
QR Code
歡迎掃描 QR Code

分享至臉書! Share to Facebook!

分享到噗浪! Share to Plurk!

分享到推特! Share to Twitter!

分享到Google+! Share to Google+

分享到微博! Share to Weibo!

答應孩子的事没做到,孩子會模仿大人「説話不算話」

發佈日期:2019-08-22

答應孩子的事没做到,孩子會模仿大人「説話不算話」
2018年11月27日/分類: 社交與情緒 /作者: 王宏哲

美國研究發現,3歲半以後的孩子,有一個能力會突然成長很快,那就是「大人説到沒做到,他就模仿不遵守約定」。

而且,被這樣教大的孩子,還會變得更執著,更想被立刻滿足,自制力變差,原因全在於孩子覺得大人不值得信任。

你身邊有隨便跟孩子説説的大人嗎?大人怎麼教,孩子就變成怎麼樣,快看看這篇吧~

「我現在就要!」面對孩子無法等待,爸媽該怎麼辦?
我之前推薦過一本書「棉花糖的誘惑」,作者是一位德國的神經科學家,其中提到了著名的棉花糖實驗,或稱之為延遲享樂實驗。

研究人員給四歲兒童一顆棉花糖,同時也給了一個選擇,你可以立刻吃掉棉花糖,或者是等我回來後再吃,不過如果你可以等到我回來後才吃棉花糖的話,那我就會獎勵你,再給你一顆棉花糖。

研究追蹤這些兒童長大,發現當初能夠等待的孩子,在他們14歲時不僅社交能力較高,自信心較強,也有較高的專注力、抗壓性高、行為舉止較為理想,更重要的是學業成績也較優秀。

大人對孩子説話不算話,讓小孩3歲半後的自制力變差!
有趣的是另一個實驗,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Celeste Kidd所設計的,她重新進行棉花糖實驗,但他在實驗進行前,先讓每位受試兒童去經驗這個研究人員是否值得信任。

 

結果發現,對研究人員感到失望的組相較於遵守承諾的研究人員組,受試兒童平均等待的時間短了三分鐘。這也意味著,3歲半的孩子,就已經學到如果大人是會不遵守約定,那麼我就是該執著於需求的立即滿足–我就是要現在!

這個世代的年輕爸媽,包括我們,也許都該檢視一下我們的自制力。自制力不足的人,很容易迷失於自己的衝動和情緒激動之中,你也就容易被人情緒勒索。

 

當然,這對商人的行銷是有利的,尤其現在網購正夯,當你看了臉書、部落格,發現「咦!這項商品好像很多人買耶,這麼多人買應該是真的很好吧!那我也來買一個看看。」

結果就下單,買來之後可能就後悔,其實好像沒有這麼好,家裡就堆了不少沒有用的商品。這就是在購物前沒有自己好好分析,它真的適合你的現況嗎?

幼兒時期的教養,是自制力養成的關鍵
過去我曾經答應過孩子某個好表現過後,可以到書局買貼紙(這是他那時最愛最愛的獎勵)。

書局的貼紙其實單價都較高,當然回家後,孩子就把他當成大人的獎勵貼紙,或自己貼一貼就沒了,每次我都會跟孩子討論溝通貼紙的價值,一兩次後,我覺得應該可以引導孩子思考,是否能夠等待一下換大禮。


我跟孩子溝通,其實2次貼紙的錢就可以買一個大富翁桌遊,而且桌遊可以很多人一起玩,可以一直玩,不會像貼紙一下就用完……,結果,孩子想了想,真的決定這次不買,省下來,等到下一次在買大富翁。而事後,我再問孩子,孩子也相當開心自己當初的決定,不要貼紙選擇大富翁呢!

其實人天生有具有學習自制力的能力,因為我們具有優於其他動物的「前額葉」,它是自制力的神經生物基礎。但你不塑造它,它是不會自然形成的!

尤其現在社會誘惑越來越多,性、毒品、可能損害健康的食物或用品……等,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引導自制力,難道你期待到了小學、青少年時期,孩子有了同儕支持,還會真的聽你的嗎?

 

4方法培養孩子自制力
1.教孩子認識自己的感受

認識自己的感受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,不只要讓孩子們知道到這個情緒,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辨別、說出自己的心情,以避免悶在心理導致崩潰、情緒爆炸。

2.建立規矩

所有孩子都討厭大人設下的規矩。但實際上,規定反而能讓孩子知道界線在哪裡。

你劃出了界限的同時,也是在幫助他們練習自制、掌控衝動情緒。有罰則的世界也促使他們行動之前先三思後果。

3.增加戶外運動

帶孩子出門,鼓勵他們運動,消耗過多的精力、減少衝動行為、保持健康。

運動講求紀律、團體合作、縝密計畫和終極目標,可以增強自我效能感和強化自制能力。

4.以身作則

孩子都是從環境中學習長大的,爸媽的任何微小動作都大大地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。

所以,在教孩子自制力的同時,大人也需要注意 「以身作則」,做好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控管,否則說一套做卻是另外一套,孩子會失去改變的動機與意願。

孩子自制能力的學習不僅僅是來自你的教導,有時也會被其他因素所影響,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(ADHD)、智能障礙、自閉症、強迫症或甚至憂鬱症。

當你發現孩子有嚴重情緒控管自制能力問題時,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,有助於根本了解問題。

回上頁
回列表
回首頁
FACEBOOK 留言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