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lcome
三之三寶貝幼兒園標誌
FACEBOOK 粉絲專頁
QR Code
歡迎掃描 QR Code

分享至臉書! Share to Facebook!

分享到噗浪! Share to Plurk!

分享到推特! Share to Twitter!

分享到Google+! Share to Google+

分享到微博! Share to Weibo!

規律運動的孩子

發佈日期:2019-03-20

 

規律運動的孩子,比較不亂發脾氣

2019年3月1日/分類: 教養育兒文章社交與情緒 /作者: 王宏哲

三歲以上,每週該運動150分鐘

天才領袖團隊認為,其實現在的家長對於兒童運動已經有不錯的概念,像是帶孩子學游泳、去上坊間的體能課程、或甚至是運動中心的體能相關課程等。這些其實對孩子,尤其是都市孩子,都是不錯的運動。

只是,家長們似乎容易忽略ㄧ件事,我們的孩子需要的運動量,僅是區區一週1~3堂體能相關課程就能滿足嗎?許多歐美國家均建議,六歲前的孩子每天應該要累積有至少6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(此類的運動,孩子從事時會喘、會流汗、心跳加快,但不至於激烈到無法對話),其中應該包括結構化及非結構化的活動。

而在台灣「2020健康國民白皮書」也建議,兒童及青少年每天至少累積30分鐘中高強度活動,一週至少150分鐘。

運動培養高EQ

愈來愈多研究證明,愛運動的孩子,記憶力、整合力和應變能力也愈好。運動養成的團隊合作、忍受挫折、耐心、領導等特質,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技能。

現在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發展,所以這些結構化的課程都會讓孩子去參與,但是卻忽略了非結構化的活動(例如同儕間的嬉戲、親子遊戲等),這反而是孩子發揮想像力、創造力、促進社會人際互動、語言溝通等最佳的活動。

所以我們呼籲那些重視孩子體能發展的家長,結構化的體能課程對都市孩子固然是不可或缺的,但在閒暇之虞,別忘了帶孩子到郊外走動走動,或是帶顆球到公園去玩是更重要的唷!

當然有許多的家長認為孩子不可以輸在起跑點上,「頭腦簡單四肢發達」的觀念深植心中,在幼兒時期就將孩子的時間塞滿了各項才藝課程,卻忘了孩子最大的任務其實就是遊戲,尤其是粗大動作遊戲,孩子需要適當的活動量,沒有適時滿足孩子的活動量,反而讓孩子整天都靜不下來,容易造成反效果喔!

你一定要知道運動對於幼兒的益處

說到運動對幼兒的益處,大家一定就會想到運動可以增強孩子的免疫力、促進孩子的體能發展。沒錯,但其實運動的益處不只這樣,目前已經有許多的文規律運動的孩子,比較不亂發脾氣/規律運動的孩子,比較不亂發脾氣/獻證實運動對幼兒有相當多的好處。

1.運動增加孩子的免疫力

運動可以增進孩子的體適能、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險、避免肥胖、增強抵抗力,讓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從事日常生活活動以及維持健康。

2.運動讓孩子的情緒更好

運動會增進孩子的EQ,這是因為運動能抑制大腦中杏仁核的活化,阻止負向情緒出現,且會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(dopamine)和血清素(serotonin),多巴胺能促進正向情緒,令人快樂,血清素能對抗憂鬱,因此愛運動的孩子會有好的人際關係,不易發脾氣。

3.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

運動能增進孩子的學習力、記憶力和專注力、知覺動作發展,這是因為運動促進腦的血液循環,提昇孩子的學習效率,運動促使大腦分泌血清素、正腎上腺素以及腦衍生神經滋長因子BDNF(brain-derived neurotrophy factor)。

這些和我們的記憶力、注意力有關,也因此不少研究發現較常從事運動的學前兒童,其學習動機、閱讀表現、學業成就、知覺發展、數學表現及語文表現等,相較不常運動的兒童佳。

另外孩子也會在各項運動中學習到許多的動作技巧以及知覺能力(例如視知覺、聽知覺及身體知覺),提升孩子的動作發展,讓孩子更能與同儕遊戲,促進人際互動發展以及自信心。

運動對於一些有特殊問題的孩子有甚麼幫助?

學前常見特殊問題的孩子多半有動作障礙、動作不協調、情緒調節不佳、人際互動差、注意力不集中、衝動、好動、認知功能障礙或發展遲緩等,其實由上述運動的好處中,我們就可以知道運動對這些特殊兒童一定也有益處,但運動有好多好多種,到底哪種運動最適合呢?

我常被老師及家長問這樣的問題,說真的這個問題不好回答,就像醫生需要看過病人了解症狀後才能開處方一樣,要完全針對孩子的症狀,再給予運動處方才是對孩子最有益的,在這邊我們只能提供一些簡單的原則。

.要改善孩子情緒行為的問題,最適當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,例如追逐跑跳,但不致於讓體力耗竭,在從事靜態學習或上課前運動個15分鐘,能有效提升接下來的學習效率。

.注意力缺損過動症的孩子往往是由於大腦衝動抑制的能力不好,因此除了有氧運動提昇注意力外,運動的內容也應包括有衝動抑制的遊戲,動靜態活動交替,且男女生所需要的運動強度是不同的。

.低張力、扁平足、姿勢不良、脊椎側彎或關節韌帶較鬆的孩子,則需要以肌力和肌耐力的訓練活動為主。

.動作障礙或不協調的孩子,則需要在運動中加入協調平衡等動作技巧的訓練

.自閉傾向或情緒障礙的孩子,則會在運動中加入模仿、人際互動的元素。

總而言之,運動對特殊問題的孩子是有益處的,但運動的形式、強度、頻率、時間才是讓這些益處發揮到最大的重要關鍵。

 

2019年3月1日/分類: 教養育兒文章社交與情緒 /作者: 王宏哲

 

回上頁
回列表
回首頁
FACEBOOK 留言板